来源:沈阳沈大医院 时间:2025-05-29
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?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,其成因多样,症状表现与积液量相关,治疗方法则需依据病情选择。让沈阳沈大医院介绍。
病因
鞘膜积液的病因较为复杂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,胎儿的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时,会携带一层腹膜形成的鞘状突。正常情况下,婴儿出生后鞘状突会逐渐闭合,若鞘状突未能完全闭合,腹腔内的液体就可能通过未闭合的管道流入鞘膜腔,形成先天性鞘膜积液,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。
阴囊受到撞击、挤压等外伤后,可引起阴囊内组织损伤,导致局部出血、渗出,血液和渗出液积聚在鞘膜腔内形成鞘膜积液。若外伤导致鞘膜破裂,腹腔内液体也可能流入鞘膜腔,加重积液情况。腹股沟疝修补术、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等涉及阴囊或精索的手术,可能会损伤鞘膜或其周围的血管、淋巴管,影响鞘膜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,进而引发鞘膜积液。
此外,炎症因素也不容忽视。如附睾发生炎症时,炎症刺激可导致鞘膜分泌增加,同时鞘膜的吸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,使鞘膜腔内液体增多,形成鞘膜积液。睾丸的炎症也可引起鞘膜积液,其原理与附睾炎类似。精索发生炎症时,同样可能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,导致鞘膜积液。某些全身性疾病,如心力衰竭、肝硬化、肾病综合征等,可导致体内水钠潴留,引起阴囊等部位的水肿,也可能影响鞘膜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,从而并发鞘膜积液。
症状
鞘膜积液的症状与积液量的多少、积液增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。少量积液时,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。随着积液量逐渐增多,患侧阴囊会出现下坠感、牵拉感或胀痛,站立或行走时症状可能加重,平卧休息后会有所缓解。积液量较大时,阴囊体积会明显增大,外观上可见阴囊皮肤紧张、发亮,触摸时能感觉到囊性肿块,肿块质地柔软,边界清晰,表面光滑,多呈椭圆形或梨形。若积液巨大,还可能导致阴茎缩入包皮内,影响排尿、性生活和行走。长期大量的鞘膜积液会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,不利于精子的生成和存活,同时压迫睾丸,影响其血运和营养供应,严重时可能导致睾丸萎缩,影响生育功能。
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过正常量形成的囊肿。病因多样,如先天鞘状突未闭合、炎症刺激、外伤、肿瘤等。症状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,少量积液可能无症状,量大时会有下坠感等,可通过超声等检查诊断,治疗方法有观察、穿刺、手术等。